「廣東油荒」與價格機制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周其仁:中國的油價嚴重偏低。「油荒」鬧得最兇時,廣州每立升汽油標價不到4元人民幣。爲什麼說嚴重偏低?很簡單:正是低價格引發了嚴重的排隊、限量和輪購。

全球油價飆升,中國廣東一帶卻大鬧「油荒」。這兩個現象,加得起來嗎?加不起來。油價飆升,多少應該抑制油的消費,一般不會刺激人們排隊購油。從現場畫面看,也不像是囤積行爲——把加油站圍得水洩不通的是卡車、計程車、摩托車和私家露營車,人們加油分明爲了馬上就要用。

有發言人說,沒什麼「油荒」,只不過因爲颱風影響,廣東供油出現暫時困難。安撫人心的處理是對的,否則可能火上澆油。但是,對嚴重加不起來的現象,分析的時候要小心。因爲加不到一起的矛盾現象,是在一定的侷限條件下發生的。侷限條件沒有消失,矛盾就不會消失。更要當心的是,情況可能隨著侷限條件的進一步變化而變得嚴重起來。

「油荒」爲什麼偏偏眷顧廣東?當地油品生產能力不足,颱風阻止油輪運油,都是理由。但我們還要問:那突然之間供不應求的「求」,究竟是怎樣形成的?是因爲廣東經濟發達,要消費更多的燃油嗎?錯!放眼全球,比廣東經濟更發達的地方還是有的,可是那裏並沒有「油荒」。

您已閱讀18%(402字),剩餘82%(18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