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爲什麼對碳足跡的固守已經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自願的氣候行動可能會分散人們對真正需要的東西的注意力。

你還記得第一次聽到「碳足跡」這個詞是在哪裏嗎?我也不知道。對我們許多人來說,這個詞是被一場從2004年開始持續兩年的廣告活動,悄悄溜進了我們的潛意識裏,該廣告活動由石油巨擘英國石油公司資助。「到底什麼是碳足跡?」一則廣告上印有該公司的黃綠色向日葵標誌。「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一個。」

人們可能會想知道這場耗資巨大的運動的目的是什麼。百折不撓的精神嗎?這是一種培育綠色形象的直接嘗試嗎?美國著名氣候學家邁克爾·E·曼恩(Michael E Mann)認爲,這兩則廣告都是「旨在將責任從企業轉移到個人」的轉移努力的一部分。在他2021年出版的《新氣候戰爭》(The New Climate War)一書中,他指責企業資訊有助於推動「對自願行動的專注」,破壞了推動嚴格的新法規和國家政策的努力,從碳定價到更嚴格的工業排放限制,這些都可能帶來真正的改變。

我想起了曼恩上月在英國廣播公司(BBC)舉行的英國首相競選人里茲•特拉斯(Liz Truss)和里希•蘇納克(Rishi Sunak)之間的辯論中發出的警告。主持人沒有抓住機會盤問他們應對氣候危機的建議,而是問他們:「爲了更快地應對氣候變化,人們應該改變生活中的哪三件事?」

您已閱讀29%(507字),剩餘71%(122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