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Meta平臺上的假馬丁•沃爾夫爲何屢禁不絕?

一家擁有如此龐大資源(包括人工智慧工具)的公司,怎麼可能連這個問題都無法應對?
在Facebook和Instagram廣告中推廣的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深度僞造化身示例

我有另一個自我,或者用現在網路上的說法,一個化身。我的化身看起來像我,說話也至少有點像我。他經常出現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那些比我更懂社群媒體的同事曾試圖「消滅」這個化身,但至少到目前爲止,他們還沒有成功。

爲什麼我們如此堅決要終結這個看似可信的『我』的版本?因爲他是個騙子——一個「深度僞造」。更糟糕的是,他還真的騙人:他試圖讓人們加入一個據稱由我領導的投資團體。有人利用新技術、我的名字和聲譽,以及英國《金融時報》的名氣,設計了他來欺騙他人。他必須被消滅。但我們真的能讓他消失嗎?

您已閱讀17%(303字),剩餘83%(144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