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美國是健康經濟體還是「保健」經濟體?

美國醫療產業的支出和就業爲經濟做出了貢獻,但其背後是糟糕的健康狀況和醫療體系中的低效和無效。

一個想法:糟糕的健康狀況——如較高的慢性疾病或肥胖發病率——是否通過維持高水準的醫療支出和就業,實際上支撐了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美國也許能提供答案。

當大多數人都在關注最新的非農就業數據時,FT Alphaville在頭條新聞之下做了一些深入挖掘。

5月份新增的民營部門就業崗位中,有超過三分之一來自醫療保健和社會援助行業。自2023年初以來,美國民營僱主新增了330萬個就業崗位,其中40%由健康行業推動。

您已閱讀11%(209字),剩餘89%(16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