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日本終於成爲「正常」經濟體了嗎?

物價在上漲,工人們要求更高的工資,股市也在繁榮。但是這個國家仍然需要解決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

諾貝兒經濟學獎得主西蒙•庫茲涅茨(Simon Kuznets)因其在國民生產毛額測量標準化方面的貢獻而聞名,他曾將經濟體分爲四大類別:欠發達、發達、阿根廷和日本。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的非凡成長在庫茲涅茨看來是如此獨特,以至於有理由單獨歸類。然而,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日本在另一方面成爲了一個例外: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通膨、利率和工資成長都保持在接近零,甚至在某些情況下低於零的發達經濟體。

現在,日本的中央銀行家和政府官員表示,日本正處於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可能最終將成爲一個「正常」的經濟體。企業將能夠將增加的成本以提高價格的方式轉嫁給消費者,而工人則會以要求更高薪酬的方式作出回應。

您已閱讀6%(298字),剩餘94%(44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