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與解讀

成長動能切換,謹防「低通膨陷阱」——2025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

張林:中國經濟具有儘快走出「低通膨陷阱」的動力和潛力,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未變。中國經濟與人民幣在全球經體系中的重要程度將上行。
2天前

成長動能切換,謹防「低通膨陷阱」——2025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

張林:中國經濟具有儘快走出「低通膨陷阱」的動力和潛力,中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未變。中國經濟與人民幣在全球經體系中的重要程度將上行。
2天前

當川普離任時,將留給美國怎樣的經濟遺產?

張林:市場對當前美國經濟和美元的看法頗爲負面。短期的陣痛能否給美國經濟帶來刮骨療傷式的效果?當川普離任時,美國經濟會是什麼樣的?
6月18日

當川普離任時,將留給美國怎樣的經濟遺產?

張林:市場對當前美國經濟和美元的看法頗爲負面。短期的陣痛能否給美國經濟帶來刮骨療傷式的效果?當川普離任時,美國經濟會是什麼樣的?
6月18日

精準「經濟緩釋」優於簡單「經濟刺激」——詳解本輪增量政策的特徵、效果與政策空間

張林:當前增量政策的最突出特徵是「精準」而不是「刺激」,這是政策效果在短期內得以發揮的重要原因,也決定了政策效果具有較強可持續性。
2024年12月30日

財政部的發佈會,到底說了些什麼?

張林:整體上來看,當前將要出臺的增量財政政策並沒有重點圍繞居民部門展開。與之不同,地方政府部門的訴求得到了較大程度的回應。
2024年10月14日

鮑莫爾病:想得而不能的富貴病

張林:服務業成本和價格相對較高的現象被稱作「鮑莫爾定律」或者「鮑莫爾病」,但將這一概念應用到中國場景中可能會帶來諸多誤導。
2024年8月27日

央行賣空國債背後的兩道難題

張林:幫助經濟、企業、居民和收支承壓的地方政府真正走出本輪週期,恰恰需要克服兩大難題——降息難降、寬鬆難寬。
2024年7月9日

產能過剩:中國的生產,全球的麻煩?

張林:在居民部門消費能力依然有限,外部需求又面臨外貿領域的挑戰時,產能過剩實際上將成爲自身經濟的一種麻煩。
2024年4月17日

熱門房產:英格蘭皮克區五處待售住宅

從溫泉小鎮巴克斯頓獨具特色的維多利亞式住宅,到俯瞰羣山的橘園二級保護建築。
2024年4月12日

盈增全賴降成本 鍋圈前景有壓力

疫情期間,火鍋食材供應商鍋圈憑藉「在家喫飯」的契機突圍,併成功將業務上市,如今疫情退卻,消費者用餐習慣復常,導致鍋圈收入大跌,管理層如何變陣開拓新財源
2024年4月11日

哈馬斯政治領導人的三個兒子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

哈馬斯政治領袖哈尼亞的家人在穆斯林節日開齋節成爲襲擊目標。
2024年4月11日

大眾第一季度在華銷量強勁成長

與亞洲的成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的電動汽車銷量在消費者補貼結束後出現下滑。
2024年4月11日

大衛•卡麥隆警告美國政客不要「綏靖」俄羅斯

英國外交大臣卡麥隆加緊努力爲烏克蘭爭取援助,但遭到共和黨高層的冷落。
2024年4月11日

FT社評:電動汽車革命正在失去動力

政府需要與汽車製造商合作,減少汽車電動化轉型的障礙。
2024年4月11日

川普鉅額贊助人警告不要與中國「脫鉤」

如果川普贏得總統大選,共和黨鉅額贊助人鮑爾森可能出任美國財長。
2024年4月11日

川普鉅額贊助人警告不要與中國「脫鉤」

如果川普贏得總統大選,共和黨鉅額贊助人鮑爾森可能出任美國財長。
2024年4月11日

美國3月通膨超預期,市場縮減降息押注

美國3月通膨率升至3.5%,超出預期並標誌着通膨率連續第二個月回升。市場現在押注美聯準可能要到11月大選後纔開始降息。
2024年4月10日

習近平與馬英九舉行會談

這是兩人自九年前在新加坡會面——當時馬英九仍在任——以來的首次見面。觀察人士稱,此次「習馬會」的時間點是刻意安排的。
2024年4月10日

熱門房產:英格蘭皮克區五處待售住宅

從溫泉小鎮巴克斯頓獨具特色的維多利亞式住宅,到俯瞰羣山的橘園二級保護建築。
2024年4月10日

房價骨折之後

徐瑾:對比歷史高位,一線城市房價繼續下跌,個別樓盤卻依舊哄搶。房地產拐點是否來臨?經濟週期早已經寫就,人不能對抗趨勢。
2024年4月10日

天齊鋰業在智利40億美元投資可能無法得償所願

隨著智利政府收緊對戰略性鋰礦項目的控制,天齊鋰業爲鞏固其在拉丁美洲地位而進行的投資岌岌可危。
2024年4月10日

蕭茲訪華前瞻,中國作爲德國的貿易伙伴還有多重要?

張冬方:是否可以用德國對中國採取去風險路線來解釋中德貿易額下降、美國正在挑戰中國作爲德國最重要貿易伙伴的地位呢?
2024年4月10日

葉倫訪華不會給美中貿易帶來新氣象

美國財長將近一週的訪華之旅,基本上無助於解決雙方在中國應以什麼方式應對經濟放緩這個問題上的分歧。
2024年4月10日

惠譽將中國信用評級展望下調爲負面

該評級機構稱,中國在轉變以房地產爲主導的成長模式的過程中,將面對更加不確定的經濟前景。
2024年4月10日

我們該擔心私人信貸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對投資階層的暴漲提出了質疑。
2024年4月10日

減重諮詢行業能在抗肥胖藥物時代生存下來嗎?

減重巨擘力爭在GLP-1藥物時代保持競爭力。
2024年4月10日

「超級通勤族」 的崛起對工作的啓示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頻率更少,但更遠的通勤距離。
2024年4月10日

如何打造屬於自己的家

設計師兼陶藝家喬納森•阿德勒談論他的商店、他獨特的風格以及如何建立自己的審美。
2024年4月10日

AI的快速發展令風險評估方法到達極限

人工智慧的複雜性暴露了用於評估其安全性和準確性的傳統方法的缺陷。
2024年4月10日

AI發展的速度令風險評估方法到達極限

人工智慧的複雜性暴露了用於評估其安全性和準確性的傳統方法的缺陷。
2024年4月10日

歐盟法院裁定俄寡頭勝訴 對俄製裁受到打擊

歐盟普通法院的判決認爲,沒有足夠證據表明兩名寡頭支持克里姆林宮對烏克蘭的戰爭。
2024年4月10日

歐盟法院裁定俄羅斯寡頭弗里德曼和阿文勝訴,制裁制度受到打擊

判決認爲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這兩名億萬富翁破壞了烏克蘭。
2024年4月10日

寰球商情速遞:2024年4月10日

OpenAI 和 Meta 即將發佈新的人工智慧模型;厄瓜多警方衝進墨西哥大使館逮捕前副總統;澳洲在努力提升製造業,爲預防供應鏈的不穩定。
2024年4月10日

緬甸反政府武裝奪取軍政府一處重要軍事基地

這是執政的軍政府遭受的最新打擊。數月來,緬甸軍政府一直在反政府武裝面前節節敗退。
2024年4月10日
關於《統計與解讀》
張林,遠東資信首席宏觀研究員,財經專欄作家。關注宏觀經濟與金融運行,既不願意擂鼓鳴鑼粉飾天下太平,亦不願意憤世嫉俗徒增世事苦悶,堅持從客觀統計數據出發解讀現象、釐清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