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戰爭態勢持續喫緊、巴以衝突停火希望渺茫的國際形勢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上週對歐洲的訪問成爲近期罕見的大國外交舉動,全球高度關注。西方對此行的解讀多在於「中國爲避免歐中貿易戰而進行的高層斡旋」,以及「試圖通過匈牙利、塞爾維亞等國在歐洲內部製造嫌隙與分裂,爲己所用」。現實情況是,除了象徵性軟化了對法國干邑的反傾銷調查外,習近平並未做出明顯的貿易讓步,更多是闡述中國立場;其中「中國不存在產能過剩」更是直接否定了美歐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貿易戰的理論基礎。鑑於美國即將正式祭出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徵收100%關稅的狠招,歐盟大機率也將拿出類似手段,中國顯然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