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領袖任正非一篇關於如何在「全球經濟寒冬」中「活下去」的內部講話,本來延續了他一貫備受推崇的「大實話」「居安思危」的本色,卻在過去一週飽受詬病。是任正非對全球乃至中國經濟前景的判斷出了問題,還是聽者的心態在作怪?這是個值得冷靜思索的問題。不久前在針對一位管理學者的輿論戰中出了一口惡氣的華為,同樣要考慮輿論背景音的微妙變調。美國方面,FBI對川普莊園的搜查反而令川普人氣急升,更提醒全世界,必須開始嚴肅考慮「2024,懂王歸來」的可能性與後果。

中國經濟

任正非喊「活下去」:什麼是真正的長期主義?

徐瑾:在活下去的呼聲中,陷入精神內耗的,顯然不僅僅是A股。企業家心氣的高低,就是年輕人就業機會的多寡,也是城市居民加槓桿膽量的大小

電動汽車對電網帶來的挑戰

李瀚明:現如今在營運用車行業,這些電動汽車往往需要在白天尖峯時刻充電,不但沒能「削峯填谷」,反而加重了電網在高峯期的電力負擔。

再評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

美國步步「圍」營製造中國「芯」困局

王一帆、王子辰:美方的意圖無疑是把中國晶片從最高階技術領域排除出去,同時也在相對低端的技術領域持續地爲西方上游企業留出豐厚的利潤空間。

晶片製造商在美中爭鋒中被推上風口浪尖

晶片製造商日益受到與華盛頓結盟的壓力,但在爭取獲得美國政府鉅額撥款的同時,它們並不希望受到日益鷹派的白宮的限制。

美國產業保護主義的迴歸:再評《晶片與科學法案》

王英良:該法案反映了美國政府對全球化路徑的一種新的理解和設計,即全球化要更多地反映美國利益、美國優先,而非延續過往的做法。

「懂王」歸來?

川普再度上臺將帶來災難

沃爾夫:如果川普這位主張「美國優先」的民族主義者再度領導美國,這對自由主義國際經濟體系所剩不多的信譽將意味著什麼?

川普重返白宮的優勢

葉勝舟:最大的優勢當然是他在共和黨內強大、唯一的支持率。共和黨擺脫不了他,依然是「懂王黨」、「一人黨」。有人挑戰他,無人制約他。

川普爲什麼難以阻擋?

馮鬱青:選民們認爲川普更關心他們的切膚之痛,他們仍然願意參與到這場以川普爲標誌的工人階級尤其是白人工人階級的運動中去。

環球政經

後俄羅斯的時代

陳功:俄羅斯錯誤的地緣政治判斷,導致了現在的可悲結果,俄羅斯只能接受現實。今後的世界,已經沒有俄羅斯的位置,必須正視這個現實。

巴基斯坦:又一個斯里蘭卡嗎?

周子衡:巴基斯坦正處於死亡螺旋,不斷上漲的價格、糧食危機、債務負擔,加上地區不穩定及全球不確定性,或將其置於斯里蘭卡同樣的邊緣。

大城市房租爲何在疫情過後不降反升?

奧康納:我曾經預計,疫情導致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改變,會讓都市裏的房租有所降低,但眼下的情況卻恰恰相反,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