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週,俄烏危機繼續「引而不發」,給全球地緣政治局勢和金融市場帶來更多震盪。幾個月來,美英多次援引所謂」祕密情報「,對俄羅斯的動向發出種種警告,其實也是西方學習俄羅斯拿手的資訊戰,「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戰術。但是迄今爲止,這並未能促進局勢的緩解。在經濟與貿易層面,隨著中美供應鏈部分「脫鉤」的趨勢日漸明顯,歐盟相應的政策也越來越引發關注。近來,歐盟在5G、晶片、動力電池等領域「產業政策」新動向不斷,顯示這個世界經濟的第三極也在爲應對「脫鉤」的世界做出增強自給能力、減少對外依賴的對策。

中國經濟

2022年中國貨幣政策展望

李永寧、溫建東:如何判斷今年中國經濟和貨幣政策走向?如何定位貨幣政策適度性?判斷要跳出盲人摸象誤區,認清經濟長期大趨勢和短期波動。

「世界工廠」在疫情面前的脆弱性

李瀚明:製造業國家的疫情必然會影響供應鏈,正如假牙業內人士們的調侃「中國一停擺,世界都牙疼」一樣。

鄭永年:中國需要構建長久開放的制度環境

鄭永年受訪表示,發展海洋經濟是整個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是戰略問題,堅持更深度的開放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俄烏戰爭陰雲

普丁、烏克蘭和「瘋子理論」

拉赫曼:普丁到底會不會決定入侵烏克蘭?這取決於你相信哪個版本的普丁——理性的普丁還是「瘋子弗拉德」?

俄英外長就烏克蘭局勢尖銳交鋒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形容他與英國外相的會晤「令人失望」,英國外相特拉斯則稱「沒有人在破壞俄羅斯的安全」。

全球經濟與中美歐博弈

美國市場與經濟再脫鉤?

馮鬱青:雖然絕大部分指標都指向一個健康的經濟,但若不是非常強勁,人們開始對經濟的狀況質疑,在美聯準快速加息情況下,就容易導致市場波動。

如何看待中國聯通可能撤離美國市場?

王英良:這一事件突出了美國政府針對中國敏感投資實施「安全防禦」或「預防性打擊」這一政策的連貫性,企業與政府兩個行爲體的力量不均衡。

中美歐的5G標準博弈

圍繞5G標準的紛爭不僅僅是速度或效率之爭,還是三方圍繞未來技術如何發展和部署而展開的角逐。

TikTok對Meta業已構成挑戰

王英良:TikTok給Meta帶來的壓力是全球商業史中的標誌性事件,全球化帶來的競爭與開放,使中國公司在某一些細分領域可能超越世界一流公司。

少數中國企業仍試圖赴美上市

這幾家公司尋求成爲自去年7月以來首批在美國上市的總部位於中國的企業。此舉將考驗美中監管機構接受新上市的意願。

分析:歐盟加入晶片補助遊戲

貝蒂:歐盟擬動用公共資金補貼晶片生產,但除了效率低下和扭曲貿易外,這類補貼的問題在於它可能包含出口管制威脅。

安謀中國奪權戰會如何影響安謀的上市之路?

圍繞中國合資公司控制權的法律鬥爭不斷升級,加上這個過去貢獻五分之一銷售額的關鍵業務財務不明朗,可能令投資者難以對安謀估值。

北京冬奧會

谷愛凌最吸引人的點在哪兒?

張冬方:谷愛凌身上的無負擔和安全感、奪冠後綻放的喜悅,都特別有感染力。這是在現實世界裏被敲打過、磨練過的社會人最樂於見到的治癒畫面。

每週時事分析:冬奧之下,中韓關係要避免失控

曹辛:當前南韓敏感的國內情勢是,正在進入總統大選的關鍵時間段,不同政黨上臺會對未來中韓關係的穩定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豐縣女子事件

豐縣女子生育八個孩子的根源在哪裏?

周健:楊某俠、楊改蘭這些農村女人的悲劇都在告訴我們一個事情,在中國,給女性,特別是貧困女性提供最基本的社會福利保障有多重要。

豐縣「八孩女子」事件,不要模糊了焦點

周健:逃離社會惡性事件的公共討論陷阱,就應該去找到明確的、有路徑的、可實現的目標,推動法律制度和社會福利保障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