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加速脫鉤

美國對華為打擊力度升級,瑞幸醜聞後的美國上市中概股四面楚歌,無論主動被動,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從美國退市恐怕是大勢所趨。正常情況下,這對香港股市是長期利好;但剛剛開始從疫情冰封中緩慢恢復的香港,又因全國人大即將頒布的國安法迅速成爲中美地緣政治較量的最前線之一。

那斯達克擬收緊上市規則

那斯達克將對公司在IPO中的籌資規模下限作出限制,此舉將影響包括中國在內的一系列國家。這些變化是在瑞幸咖啡醜聞後發生的。

《外國公司問責法》:中國企業在美面臨退市風險?

劉裘蒂:5月20日,美國參議院以全數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重新燃爆中國企業可能被「集體退市」的憂慮。

華為稱美國管制新規危及其生存

根據美國宣佈的新規,任何外國晶片製造商如果想向華為出售使用美國設備製造的半導體,都必須申請額外的許可證。

美對華為的「外科手術式」打擊將重塑科技供應鏈

美國切斷華為關鍵的電腦晶片供應的舉措,不僅會危及華為的生存,還將對更廣泛的科技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

百度可能考慮從美國退市

CEO李彥宏表示,公司「確實很關注美國從政府層面在不斷收緊對中概股公司的管制……內部在不斷地研討有哪些可以做的事情」。

美國會「賴賬」麼?

周浩:賴賬是一種違約行爲,美國這大量國債由海外投資人持有的,真正要考慮的是違約成本。賴賬對美國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

川普如何證明歐威爾錯了?

庫柏:歐威爾相信語言清晰能使人思維清晰並防止謊言。但我發覺他錯了。川普證明,清晰平實的語言可讓謊言可信。

中國經濟:赤字貨幣化之辯

主流經濟學vs現代貨幣理論:誰的缺陷更多?

夏春:恰恰因爲主流經濟學存在重大缺陷,纔給了MMT挑戰機會,然而MMT對理解重要問題同樣存在偏差。要解決世界經濟難題,我們需要回歸常識。

「財政赤字貨幣化」中的選擇

程實、王宇哲:在新冠疫情同時衝擊全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大背景下,爲避免經濟陷入「債務-通縮」惡性循環,非常之時須有非常之舉。

疫情下「雙赤字」新興市場的抉擇

周茂華:疫情超預期衝擊引發各界對非常規財政政策討論,但新興市場與發達經濟體在經濟結構、金融環境等存在差異,前者應審慎對待非常規政策。

疫情如何改寫歷史?

新冠疫情可能標誌着一個歷史轉折點

薩默斯:我們正在經歷的不只是戲劇性事件。如果21世紀被證明是亞洲的世紀,那麼新冠危機很有可能會作爲一個轉折點而被銘記。

川普的疫情應對如何成爲災難(上)

盧斯:川普本可以阻止數以萬計的死亡,但他沒有,卻仍在聲稱美國領導世界。歷史將會記住,新冠疫情是美國第一次沒能發揮領導作用。

川普的疫情應對如何成爲災難(下)

盧斯:未來6個月,美國的疫情命運將取決於川普飄忽不定的連任競選策略。不止一點跡象表明,他越來越有可能因爲絕望鋌而走險。

中印關係

中印相互指責對方加劇邊境緊張局勢

先前雙方接二連三地在喜馬拉雅山脈地區爆發對峙。這兩個核武國家由來已久的領土爭端最近成爲一個動盪的地緣政治引爆點。

香港國安法

中國全國人大將爲香港設立國安法

中國正在準備對香港設立國家安全法。瞭解該計劃的人士表示,全國人大計劃起草該法案,直接將其納入香港《基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