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美國會「賴賬」麼?

周浩:賴賬是一種違約行爲,美國這大量國債由海外投資人持有的,真正要考慮的是違約成本。賴賬對美國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

近期美國可能因爲中國隱瞞疫情而採取經濟行動的報導甚囂塵上,美國總統川普和國務卿龐畢歐在多個場合表示要對中國追責,也有報導稱美國方面考慮取消中國持有美國國債,也就是說要「賴賬」。在被問到相關問題時,川普沒有直接表態,但表示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懲罰」中方,包括在貿易戰中一直使用的關稅手段。

美方是否會「賴賬」?從金融市場的角度來看,賴賬是一種違約行爲,對於美國這樣一個大量國債由海外投資人持有的國家來說,真正要考慮的是違約成本。

歷史上國債違約並不少見,但對本幣國債違約卻不常見,道理很簡單,本幣的發行權在本國央行,只要央行願意,發行點新的貨幣來償付國債,理論上沒有任何的障礙,當然,本幣超發可能帶來的通膨和匯率貶值問題,那是不可避免需要付出的代價,但跟直接違約相比,這樣的代價仍然是相對較小的。

您已閱讀18%(347字),剩餘82%(15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