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文章檔案

中國將重啓熊貓「野化」

北京計劃十年來首次進行大熊貓種羣普查,以擴大保護脆弱物種的努力。
2024年6月22日

中國將重啓熊貓「野化」

北京計劃十年來首次進行大熊貓種羣普查,以擴大保護脆弱物種的努力。
2024年6月22日

提前還款使中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市場縮水65%

在沒有其他投資選擇的情況下,業主急於償還債務或以較低的利率進行再融資。
2024年6月16日

提前還款使中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市場縮水65%

在沒有其他投資選擇的情況下,業主急於償還債務或以較低的利率進行再融資。
2024年6月16日

亞投行就向世界銀行提供第二筆貸款擔保進行談判

亞投行支持與其他多邊開發銀行加深合作,以緩解資本限制,幫助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等挑戰。
2024年4月2日

中國呼籲亞洲共同維護自身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趙樂際在博鰲亞洲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提出亞洲國家要攜手防止地區「淪爲地緣爭奪的角鬥場」。
2024年3月28日

習近平會見美國商界領袖

美國商界領袖們試圖修復中美關係。外界擔心,中國的製造業投資會導致國際市場上出現供應過剩和潛在的傾銷。
2024年3月27日

中國威士忌酒廠賦予西方品牌本土風味

保樂力加位於四川的酒廠希望未來能夠推出純國產的單一麥芽威士忌,從而在中國市場擴大份額。
2024年3月4日

外國教練幫助中國在冬奧會上取得突破

中國聘用了逾50名頂尖外國教練,以將中國的年輕運動員培養成世界級選手,而這也是中國曆來成績最好的一屆冬奧會。
2022年2月16日

外國教練幫助中國在冬奧會上取得突破

中國聘用了逾50名頂尖外國教練,以將中國的年輕運動員培養成世界級選手,而這也是中國曆來成績最好的一屆冬奧會。
2022年2月16日

新冠疫情期間的中朝邊境城市

在北韓因疫情擔憂關閉了與中國的邊境後,與北韓隔著鴨綠江的丹東顯得冷清,旅遊從業者抱怨生意陷入低迷。
2020年6月17日

環境
「吸管大王」樓仲平向紙吸管轉型

由於國際上對塑膠的抵制,全球最大吸管生產商之一雙童開始向紙吸管轉型。目前,雙童生產的紙吸管與塑膠吸管幾乎一樣多。
2019年9月25日

華為
華為發佈鴻蒙操作系統

華為發佈可運行手機、電腦、智慧家電、汽車和虛擬實境設備的鴻蒙操作系統,但仍希望繼續使用Android和Windows系統。
2019年8月11日

中國抨擊川普談判戰術「沒有意義」

川普前一天稱中國經濟情況糟糕,還暗示中方缺乏談判誠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對此「只想『呵呵』兩聲」。
2019年7月31日

春節假期中國零售銷售成長放緩

黃金週期間中國消費者支出同比成長8.5%,相比去年增速有所放緩,爲2005年以來的最低成長率。
2019年2月11日

賀建奎
基因編輯科學家賀建奎可能面臨刑事指控

調查發現,曾經創造了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中國科學家賀建奎爲了給實驗招募志願者,僞造了倫理審查檔案。
2019年1月21日

中國狩獵主題公園興起

中國國內旅遊市場多年保持高速成長,突顯中國經濟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受內需驅動。在貿易戰背景下,這爲中國經濟提供重要緩衝。
2018年12月5日

新疆
中國稱拘禁維吾爾人指控「罔顧事實」

中方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反駁稱,有關在新疆拘禁維吾爾等族人的指控「罔顧事實」,有些國家試圖藉此貶低中國。
2018年11月9日

扶貧
中國負債大企業紛紛投入農村扶貧行動

負債民營企業投入了幾百億元以參與政府發起的扶貧行動,儘管投入的金額不大可能對其財務狀況造成重大影響。
2018年8月3日

茶葉
中國高檔茶葉價格上漲的背後

由於富裕企業家對高檔茶葉的需求不斷增加,在過去十年裏,武夷山優質茶葉價格每年能漲10%,而今年漲幅更大。
2018年7月15日

上合組織峯會順利舉行 與G7形成對比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警告「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思潮」。同時他和普丁之間的親密關係受到關注。
2018年6月10日

中國精英爲中美貿易緊張降溫

習近平即將在博鰲論壇發表講話之際,中國商界領袖和學者力求降低緊張氣氛,淡化中國正在爲衝突升級做好準備的傳言。
2018年4月9日

安邦
中國民營企業集團的不同命運

安邦、復星、海航、萬達去年被政府認爲海外併購融資過於激進,如今它們命運各不相同,有的被接管,有的因配合政府而重獲支持。
2018年2月24日

中國富人推動賽鴿身價飆升

賽鴿身價的飆升反映出,在經濟成長和資產價格雙雙轉好刺激奢侈品消費之後,中國富人中瀰漫着一股樂觀情緒。
2018年2月11日

北韓
對朝制裁引發中朝邊境貿易商焦慮

在中國支持聯合國對北韓的最新一輪制裁之後,在地處中朝邊界的小城琿春,作爲當地經濟支柱的中朝海鮮貿易遭受重擊。
2017年9月5日

北韓
如何應對「偏執」的北韓?

一位外交顧問警告,北韓是一個特殊國家,具有非常強的意志力和凝聚力。對朝採取軍事行動,應該三思。
2017年4月20日

奧斯本:英國外交舞臺上的冒險者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自稱「在國內大膽,在國外也大膽」,他親自安排訪華行程,也清楚此行會受到西方的批評,但會獲得北京方面的讚許。他表示「我希望在對華關係上冒一點險,推動英中關係發展。」
2015年9月25日

險海中求生的中國漁民

在中越爭議海域捕魚的中國漁民發現,他們現在身處一個不斷升溫的「火藥桶」的前線。他們爲中國海軍越來越強硬的行爲感到鼓舞,但又擔心生計受到影響。
2014年8月20日

霧霾
擁堵讓中國人重拾自行車

隨著交通擁堵和霧霾現象日益嚴重,中國許多城市開始大力推廣公共自行車租賃。但要讓中國的私家車主放棄開車,似乎並不容易。
2013年4月23日

國進民退中的中國私企

過去十年間,大型國企與民營企業間的衝突在中國日益頻發,而勝利者往往是國企。政府內外對是否需要遏制這一趨勢的辯論延伸到了「十八大」上。
2012年11月13日

中國經濟放緩利於再平衡

有些人擔心,中國消費成長可能隨著經濟放緩而趨於停滯。龍洲經訊的白安儒則認爲,由於家庭收入仍在成長,消費成長不太可能大幅下滑。在他看來,當前的放緩可能有利於中國經濟轉型。
2012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