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王爾山文章檔案

誰是記者的傾訴對象?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王爾山:常出差的記者,獨自在外時很希望得到朋友的關切和慰問。但我不是那種懂得察言觀色、寬容愛護,即使自己很忙,也會設法先讓對方說完的傾訴對象。
2009年2月26日

女強人的情感難題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王爾山:王子愛上灰姑娘,是浪漫,小警察搭上公主,則是男人心懷不軌。事業的成功至今還常常成爲女強人的感情阻礙。
2009年2月10日

最美好的春節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王爾山:08年雪災中的春節以及之後跌宕起伏的許多事讓中國人重新定義幸福。最好的春節祝福還是健康、平安,而不是連升三級或中彩票發大財。
2009年2月2日

窮朋友去旅行,富朋友愁危機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王爾山:打工族依然還在用春節出國旅行的方式獎勵自己一年的辛勤工作,而被股市套牢的富朋友卻沒有心情出門,連國內旅行也沒有。
2009年1月22日

80後也談「三十年」?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王爾山:2008這個年份原來如此有歷史意義,以至人人都在談「三十年」。就連30年前還未出生的24歲美國人也想談「美中經濟關係三十年」。
2009年1月8日

「三階段」裁員法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王爾山:如果公司確定要裁員1/10,你是希望一次性裁完,還是在兩個月內分三階段陸續進行?究竟哪一種對公司更有利?
2009年1月3日

編輯和記者的博弈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王爾山:編輯總是鼓動記者多寫稿,爭取更大的選擇餘地,但這對記者來說就是製造稿件之間的競爭,致使有些稿件被擱置,甚至不能發表。
2008年12月22日

當歐巴馬有了中國粉絲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王爾山:中美建交三十年後,一個中國女大學生可以跟美國外交官談自己對美國總統的看法,而且就像談一個明星那樣輕鬆,這是三十年前的人們做夢也想不到的。
2008年12月16日

全球化記者圈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王爾山:我和一名香港記者在美國夏威夷的記者會認識,她常住北京,北京成了她的地頭,而在廣州,一名常住廣州的美國人居然向我這個廣州人指路。
2008年12月7日

記者——讓人錯位的身份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王爾山:因爲工作需要,記者經常出入不屬於自己生活水準的圈子,比如歌劇院或者六星級酒店,在外人眼裏,記者就是不懂衣著之道的一個羣體。
2008年11月23日

美國同事爲何被炒魷魚?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王爾山:20年前在滑雪器材商店打工的他因爲一雙滑雪靴被炒,遺憾的是,他至今不明白自己被炒的真正原因。
2008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