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安•戴維斯文章檔案

南韓懷疑能否在川普規定的最後期限前達成貿易協議

南韓總統李在明表示,首爾正在「盡最大努力」達成協議。但他淡化了7月9日之前達成協議的預期。
1天前

晶片軟體製造商表示,美國取消了對華銷售限制

西門子、新思科技和Cadence表示,隨著華盛頓與北京之間一項貿易協議生效,美國政府已取消最近對在中國銷售的限制。
1天前

晶片軟體製造商表示,美國取消了對華銷售限制

華盛頓在貿易談判中針鋒相對,限制了半導體設計軟體的出口。
1天前

南韓懷疑能否在川普規定的最後期限前達成貿易協議

南韓總統李在明表示,首爾正在「盡最大努力」達成協議。
1天前

軍工
英國遊說南韓改用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合作推進戰鬥機項目

英國尋求與亞洲國家蓬勃發展的軍火部門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以幫助重建本國的國防工業基地。
6月23日

英國遊說南韓改用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合作推進戰鬥機項目

英國尋求與亞洲國家蓬勃發展的軍火部門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以幫助重建本國的國防工業基地。
6月23日

造船
Austal稱若批准南韓收購將有違澳政府意圖

南韓韓華已獲得美國批准,將增持澳洲國防承包商Austal的股份。
6月17日

Austal稱若批准南韓收購將有違政府意圖

南韓韓華已獲得美國批准,將增持澳洲國防承包商Austal的股份。
6月17日

汽車製造商尋求西方稀土和磁鐵供應

在中國收緊出口限制後,梅賽德斯-賓士等集團正尋求確保重要材料的替代來源。
6月15日

稀土
汽車製造商尋求西方稀土和磁鐵供應

在中國收緊出口限制後,梅賽德斯-賓士等集團正尋求確保重要材料的替代來源。
6月15日

南韓停止邊境擴音器廣播以緩和與北韓的緊張關係

這可能是新任左翼總統李在明政府對北方對手採取更和解立場的一個早期信號。
6月13日

南韓停止邊境擴音器廣播以緩和與北韓的緊張關係

這可能是新任左翼總統李在明政府對北方對手採取更和解立場的一個早期信號。
6月13日

南韓投資者押注新總統能夠結束股市長期「折價」

韓國綜合股價指數創下三年半高點,投資者寄望李在明能推動通過公司治理改革法案以提高估值。
6月12日

南韓投資者押注新總統能夠結束股市長期「折價」

韓國綜合股價指數創下三年半高點,投資者寄望李在明能夠通過公司治理改革法案以提高估值。
6月12日

南韓新總統稱國家面臨「重重危機」

李在明接掌經濟大權後,將面臨川普貿易政策與中國產品低價競爭的雙重壓力。
6月4日

南韓新總統李在明誓言建設「希望之國」

李在明在就職時表示將徹底改革過時的經濟發展模式,應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危機。
6月4日

左翼候選人李在明贏得南韓選舉

這位共同民主黨候選人在高票擊敗保守派對手後承諾捍衛南韓的民主制度,並致力於重振經濟。預計新政府將很快與川普政府重啓關稅談判。
6月3日

南韓
左翼候選人李在明贏得南韓選舉

這位共同民主黨候選人在高票擊敗保守派對手後承諾捍衛南韓的民主制度,並致力於重振經濟。預計新政府將很快與川普政府重啓關稅談判。
6月3日

南韓總統選舉投票開始

此次對決在左翼候選人李在明與尹錫悅所屬國民力量黨的候選人金文洙之間展開,李在明領先。
6月3日

南韓總統選舉投票開始

此次對決在左翼候選人李在明和尹錫悅所屬國民力量黨的候選人金文洙之間展開,李在明領先。
6月3日

南韓局勢進一步動盪,代理領導人和繼任者雙雙辭職

教育部長在6月總統選舉前接任臨時領導人。
5月2日

電池
中韓電池競爭從電動汽車擴展到電網儲能

中國在電池技術上佔有優勢,但新的關稅意味著南韓競爭對手可以更好地開發美國市場。
4月28日

中國黃海漁場激怒南韓

中國在爭議水域建設深海漁業養殖設施,被南韓官員和專家視爲一種「灰色地帶」策略。
4月27日

南韓代理總統稱不會「對抗」川普的關稅措施

韓德洙表示,首爾揹負著歷史債務,在與華盛頓會談前願意取消貿易壁壘。
4月20日

科技行業擔心川普的貿易戰會削弱美國AI的「主導地位」

對晶片和計算基礎設施徵收關稅及新關稅的威脅,可能會挫敗美國人工智慧引領人工智慧競賽的雄心。
4月18日

三星
關稅臨近客戶搶囤晶片 三星利潤顯著成長

分析師擔心,新的關稅可能導致半導體和消費電子產品的銷售陷入停滯。
4月8日

三星
晶片業務陷於失利境地,三星轉向中國市場

在與百度開展交易之際,這家南韓巨擘在美國丟失市場份額,並且不得不應對美國對華晶片限制措施的影響。
4月3日

韓德洙
南韓憲法法院恢復總理韓德洙代總統職務

南韓憲法法院駁回了總理韓德洙的彈劾案,韓德洙立即恢復總理及代總統職權。
3月24日

三星
三星誓言「背水一戰」,尋求併購以重振成長

這家南韓科技巨擘在所有核心業務的市場份額都出現下滑後向股東道歉。
3月19日

海軍
南韓造船廠將如何「拯救」美國海軍?

美國認識到需要利用其亞洲盟友的造船專業知識來跟上中國海軍建設的步伐。川普可能願意將海軍艦艇的生產外包,這讓亞洲造船企業感到振奮。
3月14日

美國貿易擔憂加劇,南韓大型企業集團紛紛瘦身

隨著來自中國的競爭加劇和美國關稅威脅的逼近,南韓大型企業集團紛紛合併或出售業務部門,以精簡業務和籌集現金。
3月4日

中國收緊關鍵技術、礦物和工程師出境管制

中國相關部門加大了某些工程師和設備出境的難度,並開始限制輸出某些關鍵技術。受影響企業包括富士康和寧德時代。
2月16日

蘋果關注印尼,比亞迪大力發展自動駕駛技術

比亞迪承諾通過其最新的「上帝之眼」系統來「普及」自動駕駛。
2月15日

晶片
中國存儲晶片冠軍企業「滾雪球般」成長

長鑫存儲在短短几年的快速崛起,威脅到了南韓三星和SK海力士以及美國的美光科技傳統上的主導地位。
2月10日

人口
「瀕臨滅絕」:南韓第二大城市擔心人口災難

在這個生育率全球最低的國家中,釜山的人口縮減速度比其他任何大都市地區都要快。
2月9日

戒嚴令與川普:政治衝擊加劇南韓經濟困境

亞洲第四大經濟體的問題早在當前危機之前就已存在。
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