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

德國總理默茨進白宮成功「認老鄉」

張冬方:各國領導人跟川普會面的困難之處在於,如何在把自己任務完成的情況下,不影響川普當主角。

6月5日前往白宮的德國新任總理默茨並非第一位衝鋒陷陣的戰士。在衆世界領導人在新的貿易局勢下焦灼赴美時,默茨還在焦灼地攀登德國總理之位。從烏克蘭總統在白宮遭受侮辱,再到南非總統被「種族滅絕」罪名突襲,白宮已經變成了衆世界領導人的戰場,即使沒有硝煙,但仍有存在某種意義上的危險,看看澤倫斯基訪問白宮之後發生了什麼。

而今,位置坐穩的默茨成爲繼梅洛尼之後另一位有希望取悅美國總統川普的歐洲領導人。作為後來者的好處在於,默茨有了充分的影片或文字資料用以學習並研究策略。最大的教訓可以來自澤倫斯基,他犯了兩大禁忌:反駁川普,打斷川普講話。而成功經驗則可以來自加南大新任總理卡尼,他表明了不出售加拿大立場的同時,強調兩國「合作才能更加強大」。總之,艱難險阻在於,在川普面前,如何在表達不同觀點時,不顯得是在反駁他,如何在不卑微的情況下,讓川普覺得在仰望他,如何在把自己任務完成的情況下,不影響川普當主角。

當然,川普可能會爲默茨量身定做一些難堪。默茨可能面臨的是如何應對川普對德國和德國汽車的敵意,如何回應德國在國防支出的「拖欠」,如何解釋德國國內極右翼政黨選擇黨在民意支持率如此高的情況下卻遭受所謂的民主「防火牆」孤立。關稅、烏克蘭局勢、國防支出、打擊移民、選擇黨,每個話題都是燙手的山芋。而且,默茨個人還面臨如何解釋自己從跨大西洋主義者、最美國的德國人轉變稱疑美主義者的問題。

您已閱讀29%(590字),剩餘71%(14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