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國與美國總統川普先前「硬碰硬」的打交道方式不同,歐盟面對川普的好鬥和目中無「歐盟」,採取的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式,以及一手胡蘿蔔、一手(藏)大棒的兩手準備,如果豐富和昇華一下其政治智慧含量和戰略性高度,可以稱作爲「戰略耐心」——不管歐盟人有沒有做到,至少這是他們所希望的。
自川普上任以來,針對比中國還要「惡劣」的歐盟,川普威脅徵關稅、宣佈徵關稅、暫停徵關稅、再威脅徵關稅、再暫停,如此反覆、來回拉扯。除了10%的基準關稅,美國對歐盟進口最新的關稅政策還包括鋼鐵和鋁產品徵的25%和對汽車及汽車零組件加徵的25%。先前,川普對歐盟20%的「對等關稅」獲得了90 天的喘息機會。而作爲回應,歐盟也暫停了纔剛剛宣佈了一天的報復性關稅。該報復性關稅分爲兩步,第一步將影響價值超過200億歐元的美國進口產品,而第二步價值近千億歐元的報復計劃正在討論當中。
在雙方商討中,歐盟除了願意增加包括液化天然氣和大豆的美國商品進口,以減少川普所痛恨的貨物貿易不平衡,歐委會也提出了「零對零」戰略,即雙方取消工業關稅。至於美方所提出的美國汽車在歐盟市場準入的相關要求,歐方可能也願意做出讓步。然而,食品安全標準和數字監管可能是歐盟方不容商量的底線,而這些正是美方企圖突破的重點。
您已閱讀25%(537字),剩餘75%(16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