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隨機選擇比理性選擇更有效
我曾在「爲什麼隨機選擇比『理性選擇』更有效?」(盛洪,2019)一文中,對宇宙生成,以及人類誕生的問題進行了討論,批評了神創論或理性設計論。我的假設是,宇宙規則(中國人稱爲天道)是先天給定的,我們並不知道,任何理性若要設計宇宙或人類,首先要知道這個(些)道。對於一個理性存在來講,道隱藏在數萬億的可能選擇之中,一個最笨的辦法就逐一檢驗(簡稱「遍試」),但這種方法在選擇數量較少的情況下是適用的,但對於選擇數量如天文數字時就不可行了。隨機選擇在理論上與遍試是一樣的,因而遍試也可以被視爲是隨機選擇的一種形式。如果這時使用理性,是否更好呢?
我假設了用理性設計了一種篩選機制,可以減少遍試的次數。如對1兆種可能,只檢驗其中1億種可能,這是否會提高效率1萬倍呢?然而,我們沒有把握這個篩選機制確實將可能的天道框在它的檢驗範圍內了。因爲我們假定我們不知道這個天道隱藏在這1兆可能的哪個地方,因而我們的篩選機制也是假設它在自己設定的範圍之內了。這只是假設,在外人看來,天道隱藏在哪兒的機率是隨機的,這個篩選機制正確的機率只是1/10000。那麼它將檢驗範圍縮小到原來的1/10000,獲得天道的可能性就只有原來的1/10000,與提高效率10000倍相抵,就與遍試無差異了。如果這個理性存在堅信自己的篩選機制是好的,定能找到那個天道,不管他認爲篩選機制的正確機率有多高,他就會在篩選機制沒有找到天道後,不再在其範圍之外尋找。而假如這樣,他就永遠失去發現天道的機會,這比遍試的結果還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