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混亂的貿易政策只會搞得經濟一團糟。那麼,川普政府是否可能誤打誤撞找到一種既更連貫、破壞性更小,同時又能滿足總統保護主義目標的方案?有可能。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等政府官員認爲是可以的。
如果想理解這種更復雜的政策思路,你應該讀一讀米蘭在2024年11月發表的《全球貿易體系重構指南》(A User’s Guide to Restructuring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作者在書中聲明「本文不是政策主張」。但如果一個東西像鴨子一樣叫,那它就是鴨子。考慮到作者目前的職務,現在必須把這篇文章當做政策主張來讀。
米蘭的論點建立在比利時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Robert Triffin)在20世紀60年代初提出的一個觀點之上。特里芬主張,全球對美元作爲儲備資產的需求不斷成長,而這種需求只能通過美國持續的經常賬戶赤字來滿足。這意味著,受國際收支平衡的要求影響,美元的價值長期被高估。
您已閱讀26%(502字),剩餘74%(14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