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並不是劉家琨首選的專業。在他打算攻讀的潛在專業名單上,醫學(爲了取悅父母)、倉庫保管和皮革處理都排在建築學前面。即使他在上世紀70年代最終唸了建築專業,他也沒有立即喜歡上它。高考之所以報建築學,他說那是因爲他以爲這個專業主要是畫畫,結果卻失望地發現並不是這樣,他很快改行成了小說家。他後來才慢慢又轉回這一行。「人生自會尋找到出路,」他說。
如今,這位69歲的中國建築師被授予了普里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他的設計經過縝密思考,嚴謹而充滿趣味;他採用回收和改造過的材料,他與建築工人和手藝人合作,這使他有別於中國類型化商業建築的龐大舞臺上的同時代建築師。
他最有名的項目是成都的西村大院(2015年),他本人是成都人。這個巨大的街區更像一座城市體育館,而不像一個居住區,其內部力求營造一種接近於烏托邦的感覺,一個滿目綠植、景色優美的院落裏分佈著休閒娛樂區和公園,外圍環繞著階梯式平臺。舒緩的坡道讓居民和訪客可以慢慢爬上去,把屋頂平臺作爲俯瞰城市的公共空間。這裏成了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打卡地,以至於當局(總是對人羣聚集心存顧慮)封鎖了通往屋頂的坡道。
您已閱讀31%(495字),剩餘69%(10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