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川普

川普上臺,歐盟對科技巨擘的監管愈發棘手

張冬方:歐盟內部出現了對歐委員會可能因害怕川普報復而放棄嚴格執行監管社群媒體或競爭規則的擔憂。

川普向來憎恨貿易逆差,當然也包括美對歐貿易逆差。而其實,川普一直批判的對歐貿易逆差只體現在貨物貿易中,而在服務貿易中,情況卻截然相反。據Eurostat,2023年,作爲歐盟服務進口頭號來源國,美國進口以4270 億歐元佔了總進口額的33.5%。美國作爲歐盟最大的服務貿易伙伴,這點在衆美國科技公司活躍在歐盟各國上可見一斑。然而,川普就此不再談論逆差或順差,而是抨擊歐盟的「過度監管」和「打壓言論自由」。

在高舉關稅大棒的川普上臺前後,歐盟都一直在爲貿易戰做準備,而其手中的一張牌就是對美國科技公司的監管。而今,川普對歐盟的關稅懲罰也箭在弦上,這張牌的意義卻很微妙:到底是王牌,還是成爲壓力之下的犧牲品,到底是談判中自己的底線,還是尚有商量的餘地?先前,歐盟內部出現了對歐委員會可能因害怕川普報復而放棄嚴格執行監管社群媒體或競爭規則的擔憂。

美國科技巨擘在歐的「罪」與「罰」

您已閱讀16%(391字),剩餘84%(20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米國薯國

薯國,愛喫馬鈴薯的德國;米國,愛喫大米的中國。本專欄聚焦於與中國比較下的德國和歐洲,尤其是德國和歐盟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數據保護、反壟斷等監管政策 。在數字經濟監管領域,歐盟是先行者。作者張冬方,資深媒體人,做過雜誌,幹過電視,做過人物訪談記者,幹過生活類編輯。近十年來紮根德國,觀察和報導德國社會和政治熱點,作者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