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嘗試了所有選擇後,美國總會做出正確的決定。」這句話被認爲出自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將這句格言顛倒過來。在過去10天裏,他幾乎毀掉了戰後80年來的美國領導地位。向來以爲美國是朋友或盟友的實體,尤其是烏克蘭和北約(NATO),正在放棄曾經萬無一失的假設,轉而應對美國是一個肆無忌憚的掠食者的世界。過去被華盛頓方面視爲對手的國家,尤其是弗拉迪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的俄羅斯,突然成了美國的朋友。
在歷史上的一些關鍵時刻,美國曾展現其全球領導者的特質,例如德懷特•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在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期間對英國和法國的帝國主義行爲說不,或者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在1987年敦促蘇聯拆除柏林圍牆。這樣的時刻決定了世界對美國的看法。川普上週斷言烏克蘭「根本就不應該發動」戰爭,則是此類時刻的黑暗版本。他所稱的關於俄羅斯在受到挑釁之後入侵烏克蘭的說法,聽上去像是直接來自普丁的談話要點。美國副總統JD•范錫(JD Vance) 2月14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的演講與此如出一轍。范錫宣稱自由民主制度是歐洲來自內部的真正威脅。
這些時刻將被世人銘記爲黑暗時刻。它們向我們預告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首先,毫無疑問,川普對盟友的蔑視和對強人的欽佩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會持續下去。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川普的本能受到他身邊更爲傳統的共和黨人的牽制。川普2.0顯露出他的真正本色。完全有可能的是,他的國務卿馬爾科•魯比奧(Marco Rubio)或國家安全顧問邁克•華爾茲(Mike Waltz)等人物仍然相信由美國主導的聯盟——兩人各自都倡導過這種聯盟。但他們私下怎麼想已經變得無關。上週在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同僚談判時,兩人都對美國是掠食者的川普式願景表現出忠誠。談判的主題烏克蘭沒有受到邀請。歐洲也沒有。如果你不在談判桌上,你就在「菜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