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如何重啓系列二
在中國「兩會」上剛剛發佈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除了擴大內需之外,排在第二位的任務就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建立現代化的產業體系。先前,中國量化投資公司幻方DeepSeek-R1模型發佈引爆全球,並引發世界對中國創新能力的重估。近期以來,即使面對外部關稅壓力加大,中國科技股推動中國股票市場持續上行,大幅提振投資者信心。疊加宏觀刺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一些宏觀經濟指標也有所改善。筆者預計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可能超過5%,本輪中國經濟重啓已經有個好的開始。
然而,筆者注意到自信息技術革命以來,科技創新雖然一方面可以提升資本真實回報拉動投資,一方面也會擴大貧富差距、降低消費佔GDP的比重。因此單靠技術突破未必足夠推動總需求回暖。考慮到科技創新本身也取決於外部的制度環境,而政策刺激對經濟成長的作用只是階段性的,推動深層次改革仍是中國經濟實現可持續復甦的必要選擇。
您已閱讀12%(388字),剩餘88%(28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