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關係

繼電動汽車之後,歐盟正對中國的另一「便宜貨」宣戰

張冬方:在歐委會看來,中國電動汽車和類似於Shein和Temu的電子商務平臺的商業模式沒有差別,都屬於逐底競爭。

上一次被歐盟視爲「洪水猛獸」的「中國便宜貨」還是電動汽車,而這次則是類似於Shein和Temu的在線電子商務平臺。

歐盟委員會於2月5日發佈的《歐盟安全和可持續電子商務全面工具箱》檔案稱,2024年,進入歐盟的所有價值不超過150歐元的電子商務貨物中,有91%來自中國,其數量在2023年和2024年間從19億件增加到41.7億件,成長了一倍多。這一激增恰逢某些在線市場處於極速成長中,特別是Temu和Shein在歐盟市場上呈現出指數級成長。在2024年短短几個月內,其用戶數已超過7500萬。在無孔不入的在線廣告、低廉的價格和超快的發貨速度的推動下,這些在線市場的低價值商品供應反過來又刺激了強勁的需求。

歐委會檔案稱,歐委會提出了一種「全面」的措施來應對大量此類產品進口帶來的風險和扭曲。這種措施需要全面且協調一致的行動,特別是將歐洲各機構、成員國和所有國家主管部門聯合起來。歐委會正提議在包括海關改革、消費者保護和數字工具在內的七個領域採取聯合行動。比如,在某些情況下,市場平臺也可能對銷售不合規或危險產品承擔責任。他們可以免於承擔賣家違法行爲的責任,但需符合一定條件;2025年第二季度,消費者安全網路將進行首次產品安全排查,以檢查和強制執行最常在線上訂購的產品類別的合規性,等等。歐委會還邀請共同立法者考慮採取進一步措施,例如對直接進口給消費者的歐盟電子商務商品徵收非歧視性手續費,以解決監督數十億此類貨物遵守歐盟規則的規模化成本。歐委會稱,由各國消費者當局組成的消費者保護合作網路和歐委會已通知 Shein啓動了該協調行動。

您已閱讀33%(666字),剩餘67%(137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