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夾在中美之間的東南亞思考自己的下一步棋

穆勒:大量投資湧入東南亞,但如何從這些投資中獲取價值對東南亞各國而言還是個難題。

本文作者著有《晶片戰爭》(Chip War)一書

在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揮舞關稅大棒、而中國創紀錄的貿易順差接近1兆美元的當下,其他國家在如何應對貿易和科技領域的緊張局勢?經濟上相互關聯度高、政治上往往保持中立的東南亞是一個實驗室,如何不僅是降低貿易爭端帶來的成本、還爭取從中獲益的實驗正在這裏展開。

一些東南亞國家領導人從中看到的,是一個二三十年一見的再工業化機會。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曾被視爲崛起中的老虎。然而,中國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並吸走了如此多的外國投資,幾乎什麼都沒有給東南亞剩下。

您已閱讀19%(277字),剩餘81%(12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