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封神》展現的是何種民族心理?

姚新勇:《封神1》牢牢束縛於「君臣大義-父子倫常」的雙環銬中,只見帝王英雄叱吒風雲,毫無獨立、平等、自由之現代公民意識的啓迪性意義。

《封神第2部:戰火西岐》於2025年1月29日在中國大陸上映,《文匯報》發文贊其不僅視覺特效優秀,而且導演「並不滿足於對《封神演義》的經典復刻,而是借神話之鏡,映照出權力、慾望與救贖的永恆困局。在他構築的『封神宇宙』中,融合了西方魔幻題材與東方價值觀核心。《封神第一部》表達了君臣父子、天地人倫的古典哲思,又用當代視角追溯、提煉出個性獨立、尋求自由等全新意涵;第二部則消解了傳統故事中『非黑即白』的二元邏輯,力圖展現人性的複雜與幽微,由此將中國人的善惡觀進一步具象化」(《文匯報》文:《<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票房突破8億元,「封神宇宙」還值得期待嗎》)。筆者雖尚未觀看《封神2》,但由文匯讚辭感覺它很可能仍然陷於《封神1》所打造的貌似新穎、實則陳腐的「封神宇宙」中。故借FT中文網發佈此文,以便觀衆對照觀看。

一、引言

根據小說《封神榜》改編的電影《封神第1部:朝歌風雲》(以下簡稱《封神1》),於2023年7月20日在大陸上演,持續熱播一月有餘。8月31日查豆瓣評分爲7.9,顯示好於 92% 的奇幻片、95% 的古裝片;美團影院廣州天河「天娛」影城顯示的評分,更高達9.4。該片導演烏爾善說:

您已閱讀8%(497字),剩餘92%(58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