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中企如何從川普關稅包圍圈中突圍而出?

楊超:避稅之路走不通,就應堂堂正正地發展中企在全球的生產經營,要聯繫好各國民衆,並建立穩固的根據地。

川普關稅包圍圈越收越緊

美國總統川普在1月20日重返白宮後,即發佈一連序列政命令,全面落實其競選政綱。川普的「百日維新」看來是鐵了心了。同時,最重要的關稅措施,預計也會出現在他即將發佈的行政命令裏。有一種可能性是川普宣佈經濟緊急狀態,以大規模加徵關稅。川普宣佈美國經濟進入緊急狀態後,便可引用《國際經濟緊急權力法案》(IEEPA)制定新的關稅計劃,糾正貿易失衡問題。該法案對如何實施關稅賦予廣泛管轄權,但沒有嚴格要求證明加徵關稅是出於保護國家安全的需要,因此得到川普的垂青。

川普在多個場合已經把意思表達得很明確了:可以繼續和世界各國做生意,讓你們賺美國的錢,但是,美國要得到相應回報,不做冤大頭。川普的關稅措施並不簡單的是回到上世紀30年代「閉關鎖國」的高關稅,而是以關稅爲威脅,讓出口美國並賺到錢的國家也相應地讓美國得到利益。

您已閱讀11%(371字),剩餘89%(30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