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有趣的一個新聞是日本在GDP和人均GDP上被雙超:在GDP上,日本被德國超越,落到世界第四;而在人均GDP上,日本則被鄰國南韓和義大利超越,敬陪G7末座。如今日本和美國的人均GDP,早已被拉開一倍左右。
但是,如果我們將OECD國家的老齡化率和人均GDP投射在一張圖表上,我們可以發現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發達國家勞動力的勞動產值差距其實不大,真正的差距來自於勞動人口的比例。例如,日本社會每100位20到64歲的人口要供養55.4位65歲以上的老人家,而南韓的這一數字則是26.3位。原先日本的人均GDP在4.8萬美元左右,南韓在5.5萬美元左右——如果按勞動力產值調整,日本每個勞動力的產出大概在7.3萬美元,南韓在7.0萬美元左右,還是你半斤我八兩,誰也不差誰的水準。
正如人性會變一樣,老齡化社會下人的投資風格也在變。我們常說老人家怕兩件事情——「人還在,錢沒了」和「人走了,錢還在」。因此,大部分人的普遍退休曲線,都是根據自己的預期壽命和退休後預期開支,去計算自己在工作年齡應該存下的錢。最理想的狀態,就是「人走了,錢剛好花完」。
您已閱讀13%(474字),剩餘87%(312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