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汽車業

新能源車企和產業鏈的壓力

Jason Li:在研發上捲來捲去,但是沒有獲得回報的車廠,面臨不低的資金壓力。這個壓力自然會以應收應付賬款的形式傳導到供應商身上。

價格戰壓力下,新能源車企普遍存在的高應付賬款問題頻頻引發爭議。仔細看了一下,幾個造車新勢力確實普遍賬期在90天以上,甚至有180天左右的,還有供應商以「數位化債權憑證」取代傳統的商業匯票。

當然,我們看資產負債表不能只看一半——應付賬款是典型的負債端,我們當然也要看看資產端。在資產,尤其是反映產品去化情況的流動資產上,主要新能源車生產商的共同特點,都是高庫存和高應收賬款。

中國新能源車行業的去化壓力是非常明顯的,這和兩個問題密切相關。

您已閱讀8%(217字),剩餘92%(256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