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

呼籲西方華人社會共同挖掘「融入西方需要改變的觀念」

何越:找出「融入西方需要改變的觀念」,就是解決「周哈里窗」窘境的辦法之一。意識不到此窗的存在,是「華社泡泡」居民的常態。

無論你身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歐洲或是亞洲,只要你對民主國家有親身經歷和感受,甚至已經意識到絕大多數大陸華人一直寄居在與西方主流絕緣的「華社泡泡」裏,懇請你閱讀此文,並施以援手。

「一語點醒夢中人」,在與我們小鎮牧師Rob Eastwood提到「我花了20年,瞎子摸象一般,才弄清英國社會的結構、觀念、人與人的關係設定、人與社會關係等公民常識」,他一句話解釋了我這20年的窘境——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什麼)。此語來自於「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的右下角視窗,代表我和英國都不知道的盲區知識點,即:我不知道有什麼英國常識和觀念是我應該學的;而英國社會不知道有什麼是我應該學的。此窘境導致我花費20年來轉換觀念。

找出「融入西方需要改變的觀念」,就是解決「周哈里窗」窘境的辦法之一。意識不到此窗的存在,是「華社泡泡」居民的常態。泡泡居民包括在西方行業領域取得成就和榮譽的華人個體——取得行業成就,不意味著具備西方公民常識。因爲行業成就可以靠西方大學機構培養,而西方公民常識的獲得,是西方人從小到大被社會、學校、家庭、媒體集體薰陶的結果。大陸移民帶著中華思維與觀念進入西方社會,雖然部分已成爲英國行業精英。但這些行業大多是在科學、經濟與藝術的非社科領域。而只有在社科領域探索的華人,纔有可能對英國公民常識有涉獵,甚至與英國社科文明接軌。可惜的是,無論是在政治、媒體、工會、慈善或者大學人文社科領域,大陸華人精英極其稀罕。

您已閱讀18%(655字),剩餘82%(30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