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

從「拉美陷阱」親身觀感探索跨越之道

黃凡:我們更希望未來能儘快實現跨越而達到如歐美髮達國家一樣的高水準。但建議別忘了,除了「歐美」,還有一種可能場景是「拉美」。真實的拉美什麼樣?

當前,國內經濟處於週期調整階段是不爭之實。前期討論比較多的是,中國經濟會否走日本化的路?國內多數學者堅決反對此觀點。而我的個人看法卻是:我們如能走成日本化,那麼就是一個相當好的場景了!爲何?儘管日本經濟成長從1990年起停滯,不過卻是停在發達國家的高水準。雖說1990-2010年間日本以美元算人均GDP幾乎沒有變化,被專家們認爲是 「失去的二十年」 。但以我此期間對日本的親身經歷體驗,當地人們生活品質精緻而富足,社會運行穩定而有序……而且,這幾年日本經濟確實是已經走出週期調整的低谷了,詳見本人在FT中文網的文章《日本經濟復甦,給我們什麼啓示?》。

當然,我們更希望未來能儘快實現跨越而達到如歐美髮達國家一樣的高水準……但建議別忘了,除了「歐美」,還有一種可能的場景是「拉美」。

經濟學上的「拉美陷阱」,又被稱爲「中產階級陷阱」(middle-income trap)。其主要表現是: 一個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雖然成功地從低收入國家躍升爲中等收入國家,但卻難以持續成長,無法突破經濟發展的瓶頸,導致其長期停滯在中等收入水準。

您已閱讀6%(461字),剩餘94%(75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