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對話地球

COP29終局盤點:爭吵、憤怒和新融資目標

庫普、牛雨晗:延時的談判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3000億美元的氣候融資承諾,但批評人士嘲笑該協議是「欺詐」製造的「幻象」。

經過兩週的緊張談判,第2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落下帷幕。發達國家承諾爲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資金,幫助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適應氣候危機的影響。

會議原定於週五閉幕,但最終在延時兩天後才達成協議,確保到2035年每年提供3000億美元的氣候融資。這個數字比2009年設定的1000億美元目標成長了兩倍,不過也僅有2022年實現了1000億的融資目標。協議還呼籲各國努力在2035年之前,通過「所有公共和民營來源」籌集總計1.3兆美元的資金。

發達國家必須「帶頭」提供這3000億美元,但這個所謂的氣候資金新集體量化目標(New Collective Quantified Goal)將包括來自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的資金。協議還鼓勵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通過南南合作」自願提供資金。

您已閱讀8%(350字),剩餘92%(42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