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人工智慧

如何預估AI的未來?

桑希爾:關於AI,揣摩它的演變方向也許比估計它的發展速度更容易。

再聰明絕頂的專家也難以預測技術的未來前景。看看鮑勃•梅特卡夫(Bob Metcalfe)的例子,這位乙太網發明者在1995年大膽預測,網路將在來年遭遇災難性的崩潰,或者說「千兆故障」(gigalapse)。

不過,梅特卡夫在發現他錯了以後,做到了真正收回他的話。在一個科技行業活動上,在一片「喫吧,寶,喫吧!」的叫喊聲中,梅特卡夫撕碎了一本《InfoWorld》雜誌上他撰寫的凝望未來專欄文章,放進攪拌機,然後他把紙漿喝掉了。

梅特卡夫這段不愉快的經歷——他頗有風度且謙遜地認了錯——是具有啓發性的網路資源「悲觀主義者檔案」(Pessimists Archive)中包含的諸多錯誤預測案例之一。這份檔案收錄了一代又一代技術專家千奇百怪的錯誤預言,涵蓋照相機、電、飛機、電視機和電腦等各種發明。

您已閱讀19%(346字),剩餘81%(144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