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已經臨近9:00,一位熟識的財經記者朋友突然發來採訪請求。一看主題,竟然是關於原來爲非營利組織的OpenAI重組爲營利性公司的傳聞。一方面是感慨記者訊息的靈通和對新聞素材的敏感,但實事求是地說,對OpenAI重組爲營利性公司的傳聞出現我並不感到奇怪。先前,在《FT中文》2023年12月3日的專欄中發表的題爲「OpenAI治理構架設計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一文中,我事實上已經提到,「面臨公益和商業元素複合和嫁接的治理構架設計的內在衝突,OpenAI能否成功化解未來的下一場治理危機現在仍然是未知數」,未來不排除OpenAI 「向商業組織的治理構架轉型」的可能性。
那麼,究竟OpenAI爲什麼會放棄非營利組織,而重組爲營利性公司呢?概括而言雖然依靠非營利組織的治理構架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OpenAI始終在公益願景的理想和需要大量研發投入的現實中苦苦掙扎:一方面是研發投入急需的海量資金籌措出現瓶頸,另一方面則是公益組織糅雜商業元素的治理構架爲未來治理危機的發生留下種種隱患。
第一,OpenAI希望擺脫以往「化緣」式募集資金的羊腸小道,開啓通往資本市場助力創新的坦途。
您已閱讀13%(496字),剩餘87%(32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