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美日關係

美國CFIUS拒止日本製鐵的國家安全因素分析

王英良:日本製鐵原本希望以收購美國鋼鐵公司來對抗猛烈的中國出口浪潮,但該公司發現,美國政治同樣是一股很難對付的力量。

近期,美日在直接投資領域的衝突引發全球關注。新日本製鐵株式會社(Nippon Steel Corporation),又稱「新日鐵」或「NSC」,是日本重要的鋼鐵企業之一。該公司去年宣佈,計劃收購有122年曆史的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將其變成全資子公司(實際上是併購)。不過,這一收購案在美國聯邦政府遭多方阻撓,這是日本製鐵面臨的新挑戰。

日本製鐵公司起初信心滿滿,其在去年12月宣佈已就收購事項與美國鋼鐵公司達成協議。其後,收購案提交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審議。今年3月,拜登就公開發聲反對日本製鐵收購美國鋼鐵公司的交易。如今日本製鐵重新提交申請,算是「屢敗屢戰」,對於收購美國鋼鐵近乎偏執。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12日報導,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和由約200家在美國投資的外資企業組成的「全球商業聯盟」等組織在信中指出,美國政府的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將審查過程政治化會「讓美國經濟和勞動者置於風險之中」,擴大政治干涉會損害美國的投資環境,信中還要求對收購案進行公正的審查。

現實看,日本製鐵高層依然從純經濟角度看待這一商業收購。日本製鐵公司一直表示,收購美國鋼鐵公司將爲當地鋼鐵行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不會影響美國國家安全。據有關人士透露,日本製鐵公司董事會副社長森高弘(Takahiro Mori)本月11日在華盛頓與美國政府高官舉行了會談。據報道,日本製鐵公司希望通過會談獲得美方理解,說服美方爲收購案放行。森高弘宣佈將在華盛頓與美國高級官員會面,這是這家日本集團力圖挽救150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計劃的重要努力。在兩黨競爭環境下,收購面臨的變數很大,主動權依然在美國聯邦政府方面,當然核心在於總統。自上次被美國總統這一權威權力體否決,這一超過百億美元的交易本就註定前景渺茫。據一位知情人士稱,隨著拜登準備好動行政權力阻止該交易,交易前景愈發黯淡。但併購的經濟外溢是明顯的。美國鋼鐵公司執行長David Burritt也反對政府禁止併購的做法。他表示:「如果交易受阻,公司可能被迫關閉工廠,並將總部從匹茲堡遷出。」這意味著大量的鋼鐵工人或由此失業。實際上是明示對政府施壓。

您已閱讀28%(892字),剩餘72%(22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資本與國家

王英良,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中開國際事務(NEIA)研究部創辦部長,「百人百訪」全球高級對話欄目主創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美政商關係、跨國公司、產業投資與國家競爭等,自2021年5月起成爲「FT中文網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