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鋰電

瑞浦蘭鈞曹輝:中國鋰電企業如何進行全球化佈局?

瑞浦蘭鈞董事長曹輝受訪表示,美國《降低通膨法》對中國產業的壓制影響有限,中企不能因爲短期的政治環境或補貼而做出違背商業原則的事。

中國鋰電產業伴隨新能源汽車以及儲能產業快速發展而騰飛,已在全球範圍內構建起了產業優勢,面對國內外競爭,中國鋰電企業如何進行全球化佈局,中國新能源產業百人百訪邀請了瑞浦蘭鈞的創辦人曹輝先生,探討鋰電全球化的思考。

瑞浦蘭鈞,系全球最大的不鏽鋼和鎳礦生產商青山集團的「第三次」創業,自成立至今,瑞浦蘭鈞已實現五年營收過百億目標。2024年上半年實現儲能電芯出貨量全球第三,磷酸鐵鋰動力電芯出貨量全球第六。

曹輝是瑞浦蘭鈞董事長兼總裁,在2000年及2003年獲得中南大學有色金屬冶金學士及碩士學位,2006年3月獲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材料物理與化學博士學位;2014年8月獲上海航天局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評爲研究員、2015年11月獲上海市人民政府頒發「上海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2016年4月獲頒「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2017年10月獲委任爲瑞浦蘭鈞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長兼總裁、2022年3月獲委任爲董事、2022年11月調任爲執行董事,負責制定集團的戰略方向及公司的日常管理。

您已閱讀8%(449字),剩餘92%(52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資本與國家

王英良,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中開國際事務(NEIA)研究部創辦部長,「百人百訪」全球高級對話欄目主創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美政商關係、跨國公司、產業投資與國家競爭等,自2021年5月起成爲「FT中文網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