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京東

何以撤資?從沃爾瑪撤資京東展開談

王英良:從京東撤資意味著沃爾瑪試圖與京東減少資本上的相互依賴,這或將進一步刺激美資企業在非敏感和非關鍵產業上與中國「脫鉤」的進程。

8月20日晚,媒體釋放訊息稱沃爾瑪將出售手中1.445億股京東股票,報價爲每股24.85美元至25.85美元,摩根史坦利是這筆交易的委託券商。受此訊息影響,8月20日盤後京東美股報收28.19美元,下跌4.57%,京東港股一日跌近10%。隨後,作爲回應,京東董事會日前已批准一項新股份回購計劃,自2024年9月起生效,計劃稱京東可於截至2027年8月底的未來36個月內,回購價值不超過50億美元的股份(包括美國存托股)。

往前追溯,京東與沃爾瑪牽手於2016年6月。當時沃爾瑪以1號店爲代價獲得京東5%股份並達成一系列合作,隨後該份額一路攀升至超過10%,截至今年3月31日,沃爾瑪仍持有京東9.4%股權,沃爾瑪通過這一持股實現了鉅額的經濟利益,到如今,這種合作關係落幕。「華爾街見聞」網報導稱,根據雙方當時公佈的資料顯示,京東和沃爾瑪將在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戰略合作:京東擁有1號商城主要資產,沃爾瑪繼續經營1號店自營業務,併入駐1號商城;山姆會員商店將在京東平臺上開設官方旗艦店,並使用京東的倉配一體化物流服務;京東將和沃爾瑪在供應鏈端展開合作,擴大進口產品的豐富度;沃爾瑪在中國的實體門店將介入京東旗下的「達達」和「京東到家」,併成爲其重點合作伙伴。彼時,中國經濟正進入高速發展,零售業線上線下融合出現高峯,阿里、京東、蘇寧等中國零售行業頭部企業紛紛下場,通過投資合作等方式壯大業務,在百貨、超市、生鮮、便利店等多種業態上進行佈局,在這一背景下,內地企業與外資的合作進入黃金期,諸多企業在這一時期得以崛起。

持股京東符合沃爾瑪曾經提出的戰略目標,在大多數國家,這家連鎖零售巨擘傾向於自己做全管道建設,而在中國市場,在當時他們則需要與當地業務夥伴進行合作。從雙方公佈的合作計劃來看,沃爾瑪通過京東進軍線上,京東通過沃爾瑪佈局線下。當時,京東正面臨來自阿里巴巴和蘇寧聯手後的強大壓力。沃爾瑪的注資將爲京東帶來遍佈全國的成熟供應鏈資源,同時爲京東提供當時急缺的線下管道。另外,與沃爾瑪的聯盟,也爲京東在海外業務上省下不少力氣。當時有評論甚至認爲此次投資代表了沃爾瑪對京東商業模式的認可,但現在看,這一合作在當時對雙方而言均具有戰略性。

您已閱讀25%(913字),剩餘75%(27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資本與國家

王英良,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中開國際事務(NEIA)研究部創辦部長,「百人百訪」全球高級對話欄目主創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美政商關係、跨國公司、產業投資與國家競爭等,自2021年5月起成爲「FT中文網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