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治

在歐盟是否2035年退出燃油車問題上,德國自民黨揮之不去的影響力

張冬方:如果綠黨主張高速限速是出於意識形態,那麼,自民黨堅決反對限速,其實也是基於某種意識形態。

如果你在歐洲境內自駕,德國的高速公路至少能給你留下兩個不同於其他歐洲國的印象:很多路段不限速,最左側車道上的德國品牌車可能以每小時二百公里飛馳而過;而且高速上無收費站,駕車者可以一路暢通無阻。

這是一個只有拿到駕照才完成了成人禮、高速不統一限速才意味著駕駛自由,駕駛自由才意味著個人自由的國度。中文裏的「一切皆在掌控之中」或許可以用來解釋此種在德國的駕車心理,那就是手握汽車方向盤、想提速就提速的掌控感。2021年德國聯邦議院大選結果出爐後,環保黨綠黨時隔多年後有望參與執政,當時由此出現了高速統一限速時速130km的微妙希望,但是很快地,高速限速「雷聲大雨點小」悄然消失在政府組閣談判當中。在外界看來,高速不統一限速已經不合時宜,但在很多德國人看來,不限速纔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提限速纔是不合德國人的時宜。所以,即使在氣候轉型已經如此成大氣候的形勢下,高速限速在德國幾乎無法實現。

理解了這樣的背景,也纔會理解爲什麼德國在交通轉型上的一些思路和其他國家相比似乎在反其道而行之。在歐洲汽車電動化轉型已經落後的情況下,歐盟開始談論是否2035年退出燃油機,而德國執政黨之一自民黨(FDP,自由民主黨)的反對聲音最激烈,他們以「技術中立」的名義,稱應當對所有技術保持開放,主張給合成燃料(E-Fuels)一個機會,其實就是給燃油車續命。也正是因爲類似於自民黨和汽車行業的這樣的反對勢力,歐盟在2035年是否退出燃油車上仍然模棱兩可、舉棋不定。

您已閱讀29%(616字),剩餘71%(15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