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治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定心丸、亮點和冷門

葉勝舟:梳理全會《決定》,大致有四個定心丸、八個亮點、四個冷門,機構改革力度偏小,反腐敗治標未治本。

7月18日下午,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罕見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以往會議地點通常爲京西賓館)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和全會公報,習近平總書記發表講話。全會公報倒數第8段至第5段具體部署了下半年工作任務,內容應來自習近平的講話摘要。當天下午,新華社受權發佈全會公報,21日下午又受權發佈全會《決定》。梳理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大致有四個定心丸、八個亮點、四個冷門。

四個定心丸

重申改革開放不動搖。近幾年,國內外推測中國向「左」轉,擔憂改革開放退步。《決定》全文60條,首條就提出改革開放的「六個必然要求」;「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習近平在《說明》中也強調,「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開放。」這是三中全會派發的最大「定心丸」。

您已閱讀8%(359字),剩餘92%(41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