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瑞士

Sebastian Huber:爲什麼瑞士的加密風險投資正在增多?

Sebastian Huber(胡士鼎)教授受訪表示,瑞士金融業將區塊鏈技術視爲機遇而不是衝擊,因爲它可以提高金融交易的透明度、安全性和效率。

Sebastian Huber(胡士鼎)教授於2008-2017年在萬寶龍和惠倫道夫等奢侈品牌擔任市場行銷、零售和戰略管理等多個全球職位,目前居住在瑞士,在琉森應用科學與藝術大學商學院進行授課並從事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爲「B2B」共享經濟、奢侈品牌服務轉型和國際管理。他負責商業和區域經濟研究所的行政項目,同時爲國際新創企業家和中小企業提供諮詢。Sebastian擁有復旦大學(上海)和漢堡大學(德國)的國際商務與經濟(中國方向)碩士/MBA雙學位。他最終畢業於泰國曼谷Silpakorn大學,獲工商管理博士學位。

問:請分享下您在復旦大學這一經歷,您學到了什麼?您爲什麼對中國感興趣?

胡士鼎:2000年初,我在瑞士巴塞爾大學畢業後不久,成立了我的第一家軟體服務新創公司,之後我開始意識到,中國在各個領域都將有力地塑造 21 世紀。因此,我決定開始學習中文,幾年後,我參加了一個MBA雙學位項目,該項目將我帶到了上海和復旦大學,在這裏我與中文學生一起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經歷非常豐富,這段經歷拓寬了我的視野,爲我提供了寶貴的體驗實踐,以及許多關於中國和中國文化的經歷。

您已閱讀12%(482字),剩餘88%(361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資本與國家

王英良,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中開國際事務(NEIA)研究部創辦部長,「百人百訪」全球高級對話欄目主創人,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美政商關係、跨國公司、產業投資與國家競爭等,自2021年5月起成爲「FT中文網專欄作家」。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