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汽車業

中國市場衰退折射保時捷困境

肖波:保時捷在中國市場能否走出困境,關係到其全球智慧電動轉型升級的成敗。

從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記得舊人哭。

2017年11月在天河廣場慶祝第100家銷售營業處開業現場,時任保時捷中國總裁的方智勇和經銷商投資人捷成集團主席捷成漢均意氣風發。

躊躇滿志的兩人很難想到,這家定位保時捷全球數位化轉型戰略實踐、命名e享空間的標杆店面,下一次再度成爲焦點的時候,卻是今年3月以保時捷中國區域罕見的退網店面角色出現。

您已閱讀6%(162字),剩餘94%(260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見辨智行

肖波,上海市汽車銷售行業協會專家組專家,汽車專業新媒體《車瞳》和《經銷商大觀》創辦人,曾在中國平面媒體第一批獨立汽車專刊《汽車時代》深耕汽車市場和行業研究。 在洶湧而來的智慧時代,《見辨智行》將與讀者朋友們共同見證、辨別汽車在由單一駕乘機器向複合型智慧出行載具升級過程中的趣事,以及汽車和相關產業融合中可能出現的種種投資機會。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