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經濟

FT社評:歐洲需要鼓勵人們投入工作

歐元區居民的平均工作時長遠低於美國勞動者,政策制定者應該改革抑制人們工作的稅收和社會福利政策。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我們子孫後代的經濟可能性》(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一文中提出這樣一個理論:在更富裕的經濟體中,人們工作更少,這是經濟發展的自然進程。但在經濟成長停滯、人口前景黯淡的歐洲,人們過快地把這一資訊聽了進去。

根據歐洲央行(ECB)的數據,歐元區居民的平均工作時長遠低於美國勞動者,並且在新冠疫情後的工作時長下降幅度高於美國人。歐洲政策制定者已經在爲歐洲相對於美國的一系列經濟短處擔憂,如今這份清單上又增加了一項。德國是歐盟平均工作時長最短的國家之一,該國一直在討論有助於促進工作時長增加的措施,其他國家也應該研究類似的改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研究發現,在整個歐洲,人們希望工作的時長與實際工作時長之間存在的差距導致整個歐洲大陸的工作時長少了2%。這一差距主要源於兼職勞動者和女性,其產生的原因往往是原本旨在鼓勵靈活性的稅收政策無意中阻礙了勞動者工作。

您已閱讀36%(443字),剩餘64%(7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