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藝術植入商圈或地產項目的地方創生(Placemaking)戰略在全球範圍內都已是慣用手法,在模式和內容上,各家相互借鑑、抄來抄去,可見模式上的創新已經很難突破,而內容和定位上的差距最終還是取決於主理團隊的藝術品位、見識和資源,更重要的是買單的人有多開放。
再好的方案,如果拿給文化水準與藝術審美都差強人意的金主,也就好比鮮花蔫死在了動物的排洩物上。
多次來中東積累所見所識,才知道這裏並不是對它一知半解的人言語中的「文化沙漠」;也更知它在植入或打造藝術與文化場景上深諳吸收舶來品精髓之道、將合作方的國際名氣作爲槓桿來讓全世界看到自己的飛躍。因此,在受到位於杜拜國際金融區(DIFC)ICD Brookfield Place(ICD 布魯克菲爾德廣場)藝術團隊Brookfield Place Arts的邀請下來參觀這座零售與辦公結合的開發項目時,我對他們能在打造藝術內容上玩出怎樣的花樣也感到十分好奇。
您已閱讀11%(400字),剩餘89%(321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