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人工智慧

馬斯克起訴OpenAI並非科技富豪間的爭吵

桑希爾:馬斯克的法律論據顯得牽強,但他有很強的道德依據,他與奧爾特曼之間的爭執關乎人工智慧透明度的未來。

原告內心矛盾。法律論據顯得牽強。而且,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上週在加州高等法院(Superior Court of California)提起的針對OpenAI的35頁起訴書的某些段落,看起來像是科幻電影劇本與被拋棄的情人的訴苦信的混合體。但馬斯克的基本主張——OpenAI將利潤置於安全之上,從而違反其創辦章程,並危害人類——仍可能會成爲監督該公司開發通用人工智慧(AGI)嘗試的迄今最爲實質性的舉措。

自2022年11月發佈令人驚歎的ChatGPT聊天機器人以來,OpenAI已成爲世界上最熱門的新創企業,擁有超過1億周活用戶。英國《金融時報》上月報導稱,OpenAI的年化營收已突破20億美元,私募市場估值已飆升至超過800億美元。該公司已吸引微軟(Microsoft)的130億美元投資,而新加坡巨擘淡馬錫(Temasek)等其他投資者也在競相投資於該公司。

然而,OpenAI在2015年起步時遠非如此風頭十足。就像馬斯克的起訴書所指出的,OpenAI當初作爲一家非營利性研究實驗室成立,其使命是爲了公共利益而開發通用人工智慧——一種普遍性的人工智慧形式,在大多數領域超越人類能力。由於對谷歌(Google)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主導地位以及通用人工智慧可能帶來的生死存亡的風險感到震驚,馬斯克聯手時任Y Combinator總裁薩姆•奧爾特曼(Sam Altman)成立了一家「免受財務義務約束」的與衆不同的研究組織。「我們的主要受託責任是對人類負責。」該公司當時宣示。爲此,它承諾分享其設計、模型和代碼。

您已閱讀36%(660字),剩餘64%(115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