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電動汽車

義大利汽車製造業面臨的威脅

波瑞爾:如果羅馬方面想要保住就業崗位並挽救其汽車製造業,對於如何處理電動汽車轉型,它可能要做出選擇。

要說有什麼產品能代表義大利身份,飛雅特500 (Fiat 500)可以說與時尚和美食並駕齊驅。因此,當現在擁有飛雅特品牌的Stellantis的執行長卡洛斯•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對飛雅特汽車在義大利的生產前景發出警告時,該國出現了強烈反彈。

塔瓦雷斯對飛雅特在都靈(該公司創辦人阿涅利(Agnelli)家族的故鄉)的工廠和拿坡里附近的工廠提出了疑慮——如果焦爾吉婭•梅洛尼(Giorgia Meloni)的政府拒絕進一步補貼電動汽車的話。他告訴彭博(Bloomberg):「如果你不給購買電動汽車提供補貼,你就會讓義大利的工廠面臨風險。」

梅洛尼總理先前曾在議會批評Stellantis:「如果你想在國際市場上銷售一輛汽車,宣傳它是義大利的寶石,那麼這輛車必須在義大利生產。」這場爭執發生之際,6月歐盟將舉行關鍵的議會選舉,歐盟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對就業和工業的影響成爲整個歐洲大陸的中心議題。

您已閱讀25%(409字),剩餘75%(12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