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跨境電商

跨境電商的「合縱」和「連橫」:一波三折的歐洲跨境電商稅務監管

Jason Li:歐洲很多城市和國家從跨境電商行業發展中受益,這使得歐盟作爲一個整體所制定的管理措施在落實上出現了不少困難。

除了美國,中國跨境電商還有一個主要目的地是歐盟。和美國市場一樣,這段時間歐盟內部也有要求對中國跨境電商加以限制的聲音。例如,有德國媒體報導稱,中國跨境電商正在「逃稅」進入歐盟。這種做法當然值得商榷,畢竟只是部分媒體的一面之詞。不過,藉此機會倒是可以細細闡述一下歐盟各國的稅務政策,以及這些政策對跨境電商行業的影響。

歐盟和美國de minimis政策類似,對價值低於150歐元的商品免收關稅。因此,歐盟和美國存在類似的問題。2021年開始,歐盟舉行了兩項措施去改革海關制度,應對跨境電商對稅收的挑戰——這兩項措施的實際執行情況,正好能夠告訴我們制度對貿易的影響。

第一項改革是從2021年7月1日開始,歐盟免除了22歐元以下商品免徵增值稅的規定,轉而要求每件進口到歐盟的商品都需要繳交增值稅。繳交增值稅就意味著要就每張單據填寫海關申報表申報商品價值——因此,在2022年,歐盟就處理了將近10億張海關申報表,而其中大部分商品的價值只有十幾歐元。

您已閱讀11%(420字),剩餘89%(351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