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娃哈哈

從宗慶後看大寫中國新階級羣體

聃丘泰:改革開放40多年,尤其是法治不斷健全的當今,一切都在改變,新型資產階級閃亮登場且自帶光輝,實現了中國經濟的帕累託改進。

宗慶後,一位著名的民營企業家去世,網路一片哀悼。中國古有「爲富不仁」說法,唐朝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民國有「我家自有谷滿倉,哪管他窮人餓肚腸」。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證明「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尾,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但是,建國70年,改革開放40多年,尤其是法治不斷健全的當今,一切都在改變,新型資產階級閃亮登場且自帶光輝,實現了中國經濟的帕累託改進。

一、五代資產階級「紅」、「白」臉譜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資產階級作爲「剝削階級」走下社會主義中國歷史舞臺。改革開放以來,爲了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資產階級在社會主義中國整體復興,歷經五代,「紅」、「白」兩類,最初宣傳「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必要補充」,目前已經成爲「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和「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民營企業絕大多數是做大蛋糕而不是「巧分蛋糕」發家的。

您已閱讀12%(386字),剩餘88%(28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