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關係

中國「歡樂春節」項目在英國:現狀與未來

何越:對於中國而言,這是推廣中國軟實力的全球統戰項目,於英國,這是英國華人社區經濟與文化事務,其命運最終將受兩國關係主宰。

我在英國這20年,看著倫敦春節(又稱農曆新年)慶祝活動逐漸成長,規模越來越大,被稱爲「亞洲以外規模最大的中國新年慶祝活動」。當它已然成爲中國文化部「歡樂春節」的全球成功案例之一,以及倫敦一個重要的文化品牌時,從2023年開始,如何稱呼該活動有了分歧:首相府不再使用「中國新年」一詞,稱其爲「農曆新年(Lunar New Year)」;從2024年開始,BBC亦改用「農曆新年」。這是當前英中政治關係折射在兩國文化與商業合作的表現之一。

倫敦農曆新年的慶祝活動,由英國政府(主要是倫敦市政府)和中國政府合力鑄造。對於中國來說,這是將春節推廣幷包裝成爲世界性品牌的文化部「歡樂春節」的重大項目之一,是統戰工作,爲在全球「講好中國故事」服務,每年爲該活動提供大量來自中國的表演人才;對於英國來說,這是能增加消費並製造文化品牌的文化與商業運作。

2017年,《人民日報》發表報導《中國春節 世界五百餘城同歡樂(講好中國故事)》。報導說:「自2001年起,文化部便開始打造『春節品牌』活動,每年派遣文藝團組赴倫敦、巴黎、紐約、曼谷和雪梨等地參與當地春節慶祝活動。經過10餘年發展,已成爲目前我國對外文化交流覆蓋面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旗艦項目,2009年將這項以文化爲載體的交流對話活動正式命名爲「歡樂春節」。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歡樂春節』在全球14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餘座城市舉辦了包括專場演出、廣場巡遊、廟會、展覽、影視播放、美食互動等10多個門類的2000多項文化活動,海外受衆超過2.8億人次。」

您已閱讀25%(648字),剩餘75%(193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