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人民幣國際化取得成效

加西亞-埃雷羅:儘管人民幣走弱,但地緣政治因素助力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跨境使用量迅速成長。

本文作者是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布魯蓋爾研究所(Bruegel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

對人民幣來說,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方面,人民幣顯然令投資者失望,他們原本預計人民幣將隨著2022年底中國經濟擺脫清零防疫政策的影響而升值。

相反,在短暫的喘息之後,人民幣對美國匯率從1月份的低點下跌約8.5%,直到在1美元兌7.30元人民幣左右見底。這一趨勢反映了中國經濟的持續疲軟和大規模資本外流。最近,人民幣有所升值,但這與其他貨幣的走勢一致,主要是因爲美聯準(Fed)在利率上轉向了不那麼鷹派的基調。

您已閱讀18%(264字),剩餘82%(118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