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以色列-哈馬斯衝突

以巴衝突歷史充斥著悲劇

塞格夫:對以巴衝突的管控從未像在內塔尼亞胡領導下這麼糟糕,正是他當初鼓勵哈馬斯接管加沙,希望藉此分裂巴勒斯坦領導層。

本文作者是以色列歷史學家,著有《不惜任何代價立國——戴維•本-古裏安的一生》(A State at Any Cost — The Life of David Ben-Gurion)

5月,在以色列慶祝第75個獨立日之前的某日,我去了耶路撒冷橄欖山(Mount of Olives)父親所葬的軍人墓地祭拜。他在1948年第一次阿以戰爭期間陣亡,當時我才三歲。橄欖山上的猶太人墓地已經存在了大約3000年;我父親的墓俯瞰著整個猶太沙漠(Judaean Desert),可以看到這片沙漠向下延伸到死海。

我注意到,幾步之外兩座墓的主人是1971年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被謀殺的兩名以色列兒童。馬克-丹尼爾•阿羅約(Marc-Daniel Aroyo)當時大約七歲,他的妹妹阿比蓋爾(Abigail)大約五歲。兩人都出生於倫敦。向這家人的汽車投擲手榴彈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當時大約15歲。離開墓地下山時,我想起以色列第一任總理戴維•本-古裏安(David Ben-Gurion)在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之前談到加沙時所說的話:「如果我相信奇蹟,我會許願它被大海吞沒。」

您已閱讀26%(484字),剩餘74%(13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