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乃至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東亞的南韓實際上興起了一場官方歷史觀塑造的大討論。這個新史觀有違基本的客觀,更充斥著意識形態的極端,這成了上週東亞的輿論熱點。
本次由南韓官方和主串流媒體掀起的歷史觀討論的本質是:如何客觀評價北韓半島反日獨立運動時期的歷史人物?最後南韓官方和《中央日報》這樣的主串流媒體都主張:應該以「6.25戰爭」(韓戰)爲標準來評價獨立運動期間的抗日曆史人物,凡在「6.25戰爭」中站在南韓對立一方的,則對其過去的抗日功勞一律不予承認。
可是南韓當年獨立運動的歷史事實是:自南韓「三•一運動」後,北韓半島本土基本上已經不存在有組織的抗日武裝力量,反日活動幾乎全部轉到了中國;而親日、爲日本殖民當局服務的南韓人卻在半島本土大行其道。南韓官方和主串流媒體如此塑造歷史觀,必然倒向反民族和反共的歷史觀。
您已閱讀13%(352字),剩餘87%(230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